<table id="k1op4"><strike id="k1op4"></strike></table>
    <big id="k1op4"><strike id="k1op4"><ol id="k1op4"></ol></strike></big>
    <tr id="k1op4"><label id="k1op4"></label></tr>

    <acronym id="k1op4"><strong id="k1op4"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<table id="k1op4"></table>
        <table id="k1op4"><option id="k1op4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1. 【薦讀】品茶悟廉
        來源: 本站原創   時間:2018-1-1   查看:5654
        《茶經》最經典的一句話是:“茶為飲,最宜精行儉德之人”。這可以說是飲茶人的最高精神境界,所謂“精行儉德”之人,就是指那些追求“至道”的賢德之士。再聯想到《易·否象傳》中“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”的說法,也就不難理解“君子之交淡若水”的真正寓意。
        茶之性,儉也:一日三餐、粗茶淡飯,待客以禮,清茶一杯,儉而不奢,乃茶事之基本內涵。茶之味,甘也:葉苦味甘、啜苦咽甘、苦盡甘來,是“茶中滋味”,又何嘗不是人生滋味。茶之本,潔也:“嫩芽清風骨,玉液凈心身”,水乃茶之“摯友”,泡茶以清凈無污和砂濾慢流的泉水為上,唐代韋應物《喜園中茶生》說“性潔不可污,為飲滌塵煩”,茶質本潔,不與污水為伍。茶之道,精也:從采茶、制茶、鑒茶,到茶具的選擇、煎煮的火候、品飲的技藝,都要求精益求精,無不體現“認真”二字。茶之行,雅也:茶葉或扁或尖、或曲或直,在杯中或浮或沉、或上或下,似輕歌曼舞,其形優美,其行高雅,令人情逸意舒、心曠神怡。茶之功,醒也:飲茶可醒神去燥、醒身去毒、醒酒去昏,令人有力、“悅志”,有詩云:“一飲滌昏寐,情思朗爽滿天地;再飲清我神,忽如飛雨灑輕塵”。茶之境,靜也:茶禪一味、“心注一境”,平心靜氣、淡定從容,方可悟出茶中真味,正可謂鬧者飲酒、靜中品茶。茶之魂,和也:品茶乃物質與精神相統一的活動,體現的是身心與自然的和諧,“寒夜客來茶當酒”,以茶會友、以茶示禮,其情濃濃,其意融融。
        “茶德”與“廉情”,息息相通!廉為社會乃至政治范疇,是為人之本,是修身之要。古今中外、男女老幼,人之為人,大凡儉、潔、精、醒、靜、和等等,都是必不可少的,這些“茶之德”不正是“廉之要”嗎?奢而不儉之人、污而不潔之人、粗而不精之人、昏而不醒之人、躁而不靜之人、狂而不和之人,難為廉者。若要從自然萬物中為“廉”選出一個“知音”的話,“萬中之一”只有茶。品茶可靜神、可雅志、可悟道、可修德,進而可養廉。
         茶為國飲,廉為人本。“廉”不僅僅是對黨員干部的特殊要求,而是為人處世之本、修身養性之道。奢而不儉之人、污而不潔之人、粗而不精之人、昏而不醒之人、躁而不靜之人、狂而不和之人,難為廉者。試想:一個不廉之人,何談修身?怎能處事?誰愿為友?更別說如何為官、如何行權了。
        返回首頁  |  公司概況  |  新聞中心  |  公司業績  |  科技創新  |  黨建園地  |  企業文化  |  招聘招標  |  聯系我們

        無錫交通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(c) 2012-2015 地址:無錫市新吳區菱湖大道180-8B幢 電話:0510-85498368

        郵編:214026 電子信箱:wxcec@163.com 網址:http://www.24rings.com

        蘇ICP備20033484號-2

        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0765號

       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

        <table id="k1op4"><strike id="k1op4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    <big id="k1op4"><strike id="k1op4"><ol id="k1op4"></ol></strike></big>
          <tr id="k1op4"><label id="k1op4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<acronym id="k1op4"><strong id="k1op4"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      <table id="k1op4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k1op4"><option id="k1op4"></option></table>